是什麼人掌燈 把你照亮
昨天看到電視節目專訪陳美齡博士,讓大媽有如醍醐灌頂心有戚戚焉。
陳美齡博士說起話來十分溫柔,她真的是當代女性的楷模,身為聯合國親善大使的她,在家有3個幼兒的情況下,還能到全世界最貧困的各個角落裡散播愛心幫助深陷飢荒困境的兒童,這樣的愛心與行動力真的令人萬分佩服,生命,在她的身上看到了最高價值,體現了照亮他人的光輝。
在訪談中陳博士說了一句話讓電視機前的大媽點頭如搗蒜,她說: 人生最美好的事,都是錢買不到的,比方健康、快樂、愛人、被愛、真心與信任。
而陳博士在世界各地幫助貧童的同時,並沒有怠慢了身為母親的角色,相反的她還將3個小孩都送進史丹佛念書。
大家問她如何辦到的?她簡單一句回答:家庭教育。重要的不是孩子高學歷,而是孩子知道自己是誰,想去哪裡。
她說她最自豪的是教出3個毫不注重物質的小孩。
雖說大媽現在要談教育小孩實在有點太晚了,米蟲都這麼大了,基本價值觀早已養成,但不妨礙我將這麼勵志的故事分享給米蟲,就算來不及教養她,或許將來能啟發她如何教養她的小孩。 (哈哈哈,未雨綢繆的大媽,米蟲大概會說,慢慢求學路,根本不知道哪裡是個頭)
然後,我自省了一下,其實我離溫柔的媽媽好像有點遠,而且對比昨天遇到的一位媽媽,我根本就是有點變態。
事情是這樣的,我昨天在吃麵線糊的時候,遇到一對年輕夫妻帶著2個小女孩,我們一同坐在一個大圓桌。
兩個小女孩長的白淨可愛,姐姐約莫國小1、2年級左右,妹妹看似幼稚園吧,麵線糊送來的時候,姐姐非常乖巧的自己吃了起來,但妹妹看了麵線糊一眼就叫了起來:我不要吃菜、我不要吃菜、我不要吃菜。(麵線糊裡有九層塔)
媽媽輕聲的安撫她,好好好,我叫爸爸幫妳把菜挑起來,隨後就叫坐在隔壁的爸爸挑起九層塔,年輕爸爸一邊挑一邊唸了幾句,"妳真是麻煩耶,看姐姐都乖乖吃,不吃吐掉就好了,這要怎麼挑。"爸爸雖一邊唸但手卻沒停過,一直努力的挑著九層塔末。
約莫挑了5分鐘吧,才把麵線糊拿給了小妹妹,小妹妹看到挑完菜的麵線糊甜甜地笑了一個,隨即心滿意足地吃了起來。大約吃了3分之1碗的時候,她突然大聲尖叫了起來,"有菜,我說了我不要吃菜! 我說了我不要吃菜!" 媽媽要她別尖叫了,隨即拿了湯匙把有菜的麵線糊舀了起來。
但小妹妹尖叫聲卻未停,繼續尖叫著,趕快拿走,我不要看到菜,我不要看到菜。這位年輕媽媽實在好脾氣,沒有責備小妹妹,只說了句"又沒有要妳吃,我已經舀在湯匙裡了" 但小妹妹還是一直跳針的叫著:"我不要看到菜。"
這一幕讓我回想起過去帶米蟲的日子。
我是這麼告訴米蟲的,當這世界上還有人因為沒有食物吃而餓死,妳就不能浪費可以吃的食物,更遑論挑食。
所以我素日裡是不讓米蟲有挑食的權利,而且我還很變態,若是米蟲說她不喜歡吃某種蔬菜,那我接下來會天天煮,變化著菜色煮,煮到她跟我說好吃的那一天為止,甚至後來還會來跟我點菜。
這個神奇的菜色是什麼呢? 就是甜椒,米蟲超級討厭吃甜椒,她說有個怪味道,但大媽後來把甜椒做成了莎莎醬,她就超級愛的,但僅限莎莎醬這道菜了,不過還是讓大媽得意的不得了,雖現在想來實在是有些變態。
如果問大媽為何這麼變態呢? 其實最主要真的是因為我覺得孩子生長在物質豐富的台灣很幸福,根本不知道餓肚子沒飯吃是什麼滋味,如果連最基本的食物都不懂得珍惜,更遑論什麼感恩惜福了。(米蟲也很變態,為了不想聽大媽跟她講"不知道挨餓的滋味"這句話,後來自己去報名了飢餓三十的活動。)
再者,不要因為第一印象就否決了一件事,要學習用不同角度來看事情,這不是口號,而是落實在生活小事裡,甚至是落實在餐桌上。
所以現在的米蟲雖依然討厭甜椒,但她知道換個方式料理出來的甜椒也會成為她喜愛的佳餚,就跟人生一樣,有時遇到困難第一時間不能解決或成效不好,她會跟大媽說不急不緊張,換個角度思考換個方式繼續努力,路,就在前方,總會找到前進的方法。
(不知道是不是大媽有這種變態的傾向,所以後來我家的餐桌上沒人會說:我討厭吃XX菜)🤣🤣🤣
那個覺得大媽真的很變態的..嗯..沒關係,請舉牌吧!我受的住的🤣🤣🤣